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與您一起參與孩子的成長喜悅(swei)

  初接一個新班級,一張張新面孔,一顆顆期待的心,各有不同表情等著老師去解讀。我會盡可能欣賞每一個孩子不同的表現,容忍不同程度的落差,當我們明白「多元智力的差異性」、「成長需要等待」的基本道理後,我們會更有「愛心、耐心」去接納一切。其實學生經過一、兩個月的教導,細心的家長不難發現教師經營的風格,接到電話也不至於造成誤會。利用電話懇談,與家長分享孩子的成長喜悅及瓶頸,只要家長全力配合,往往能收到極大的功效。
  
孩子年紀小,許多觀念都是「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更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合作來建構他的思考脈絡。不論是說話的方式、習慣的養成、及各種觀念的建立均需謹慎處理。舉個例來說,幾乎我帶過的班我都會問:「當你們去欣賞藝文表演時,原本購買的是200元的後座票,節目開始後,發現前排有許多的空位,這時,你會偷偷跑到前座去嗎?」大概會有一半的孩子回答「會」,理由是:「家長叫他們去的,因為爸媽說這樣看得比較清楚,反正不坐白不坐。」聽完這段話,不知您有何感想?孩子此時正是道德觀念萌芽之期,若讓他對「貪小便宜」的行為合理化後,要試圖導正他的價值觀就更加困難了。

家長和老師如果能成為親密合作的伙伴,受益最大的將是我們的孩子。在教學現場中,最棘手的事,就是家長不願面對孩子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心頭肉,上帝贈與的天使,因此難免會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受氣。若家長一遇到問題,便先聲奪人的直接到學校做不當的處置,這樣的解決方法不但給孩子最不良的示範,也無法提供正確的策略讓孩子學習處理各種危機。孩子在學校成長是需要學習,過程中本來就會有許多挑戰,每個孩子都有權力犯錯,需要一再的摸索、塑造,進而形成獨一無二的個體。家長和老師必須齊心協力,站在同一陣線,一發現孩子有問題,應該坦承面對,一起找到方法讓孩子學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給孩子真正的福氣。
  
宋朝樓鑰有云「逆境進德,順境誤人」不要讓孩子一直處在順境當中,生活中的小挫敗可以讓他更堅韌,更成熟。家長應提供機會讓孩子獨立學習,當孩子「背後的推手」,而非「萬能的雙手」,與您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