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續低溫,凍得林小姐手腳關節一陣一陣抽痛,夜間入睡時更是又冷又痛,難以入眠,疼痛持續數天都沒有緩解,以為泡湯可以緩解關節疼痛,但不知道為何會越泡越痛?
低溫容易讓關節附近的微血管收縮,使血液循環不良的情形更嚴重,導致關節僵硬、刺痛,關節退化速度反而會加劇,這是因為關節若要保持濕潤,減少磨損,主要靠肢體活動時不斷流進流出的關節滑液;若是關節發生疼痛,代表關節連接處缺乏正常關節滑液而使得關節變得僵硬及腫漲,導致關節炎再度發生!然而,這種低溫造成的關節疼痛,可能會拖上1至2週。
原本泡湯是透過熱療,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達到去酸止痛的效果,增加關節活動度,避免患部長期不動導致「攣縮」的併發症;不過若關節急性疼痛時,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期的發炎症狀時,若再用泡湯緩解疼痛,恐會讓發炎激素上升、發炎現象更加嚴重,這也是為何越泡湯關節反而越疼痛的原因。
因此建議民眾泡湯前應先辨識患部是否為急性發炎現象,倘若真的不小心使用了熱療的方式,也應立即透過藥物治療,把握第一時間迅速消炎止痛,使關節發炎的症狀快速控制下來,避免發炎激素上升與關節軟骨加速磨損。持續放任發炎蔓延,只會使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加劇,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會造成關節腫脹、變形而無法行走。
過去治療關節疼痛,常用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通常需1-2小時發揮作用,發炎狀況較無法即時控制,患者還得忍痛一段時間,疼痛感才能慢慢緩解,另外可能會有腸胃不適的問題;但目前新一代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etoricoxib),會辨識好的前列腺素,抑制壞的前列腺素生成,除可能出現輕微疲倦、暈眩外,較不易發生相關藥物副作用,可於半小時內緩解疼痛,使得發炎的狀況可以較快速的被控制下來,一天服用一次,較不傷腸胃。畢竟關節疼痛是不易根治的,但正確消炎止痛會惡化得較慢,避免關節炎反覆發作。
提醒民眾只要積極掌握下列「止痛三步驟」,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
第一步:應先判斷關節患部是否「有紅腫熱痛的症狀」,找出關節疼痛原因。
第二步:若為急性發炎應先冰敷千萬不可使用熱療法,並在第一時間透過藥物控制發炎情況。
第三步:若有關節紅腫熱痛或變形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並依循醫囑積極治療。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5&id=13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