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運動有害(益)身體健康-01

運動就是一種壓力與鍛鍊,over有害身心,持久、急促、強度就是over。若為了樂趣而運動,犧牲一些身體的損傷,有其意義。


運動真的一無是處嗎?在【運動改變大腦】一書,就相當推崇運動對於學習與憂鬱症的舒緩效果,其理由為,運動時會分泌一些酵素、賀爾蒙或刺激神經元,增強大腦的正向功能。再者,運動雖是壓力,但讓身體習慣壓力,就好像注射疫苗一樣,對未來的病毒或身心衝擊事件,比較具有免疫力。

兩者觀點各有道理與佐證,先行摘錄做為參考,真正答案如何尚待自己考據,才能做出正確判斷……並用於實際教學與生活運動當中。


一、 運動、減肥與長壽

肥胖是長壽殺手,減肥應由食物著手,效果比運動好。過度運動不僅無助生命延長,反而會出現折壽現象。

動物冬眠以減少氧氣量使用,幫物壽命延長。其前提是必須身體能夠保持溫暖,否則,外界低溫會造成體內新陳代謝加速以維持身體恆溫。以生命意義的觀點來看,貪睡活著倒不如醒著精彩做事來的有意義。



二、活性氧,out!

1.激烈運動而大量消耗氧氣

2.暴露在放射線與紫外線之下

3.病原體入侵身體,白血球釋放適量活性氧產生防衛作用,它是益處;但活性氧釋放過量則容易引起發炎。

4.血液流通因故受阻(缺血狀態),之後再度流通。運動項目中有大部分是屬於血液高度集中在某肌肉部分然後再舒緩的過程,體內就會常發生【缺血—再通】

維生素C、B、E、綠茶、紅茶、深色蔬菜、SOD酵素…等皆含有抗氧化劑、適度補充皆具有消除活性氧的功效。

運動會使SOD增加,有減緩活性氧的破壞效果。但畢竟傷害已先造成,事後SOD的補救也是亡羊補牢。雖說如此,身體的運作機制是否也同步提高對活性氧的抗度以及SOD產出效率提升,仍待研究。



三、膽固醇、糖尿病與運動

若以膽固醇的減少為目的,實質上,少吃比運動的效果更好。再者,膽固醇的沉積是為修補血管壁(白血球吞噬細胞會將膽固醇氧化後囤積修補血管),身體本來就會自行合成,如果營養過剩或損傷過多過重,則身體自然形成較多,因而產生囤積現象。

透過激烈運動是中邪門行為,因為無氧的激烈運動通常會先消化肌肉的物質、接著使用葡萄糖、肝醣作為轉換成ATP的能源。最後,再以脂肪、葡萄糖的氧化作為能源轉換,此法屬有氧運動。因此有氧運動脂肪利用率較高,而激烈運動可消耗較多的脂肪量,但是運動過程易產生乳酸,使身體受損與疲勞。


四、 免疫力與運動

運動會加強免疫功能,如同預防接種疫苗的道理一樣,過度運動則反而容易猝死或身體修復的免疫機能變差。


五、 高壓氧與活性氧

新陳代謝需要能源,能源來自醣與脂肪的轉換,其過程需要氧氣,因此代謝過程不可避免會產生活性氧(毒素)


六、 運動與糖尿病、高血壓的關係

藉由運動是否可以維持正常血糖值並預防糖尿病。罹患糖尿病與否是透過檢測血糖值的高低,反推胰島素(胰島素會將血液中糖分轉化成醣類貯存在肌肉中)的分泌是否正常。換言之,胰島素分泌不全(不正常)或分泌功能失調(太多或太少)者皆會造成胰臟負擔導致糖尿病。

運動時身體需要糖分轉化成ATP,所以運動會使胰島素分泌減少,以確保血液中有足夠的糖分能源。另一說法,運動後肌肉增大增強,較能容納較多的轉化醣類,胰島素轉化的功能也就看似提高了。

運動前吃易消化的食物,血液中糖值足夠,就可以減輕胰島素轉化醣類的工作負擔,若此行為若反覆會使胰臟過度忙碌造成胰島素分泌失調。喝運動飲料,含糖量高,雖有立即補充糖分的效果,但長期飲用,造成長期胰島素分泌量大,胰臟負擔過重。

運動減低血壓的說法,運動會藉由流汗將鈉鹽排出體外,鈉減少比較不會激發神經末梢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然而,運動時就是增加血壓上升,而且上升幅度嘗試運動強度提高,此種為了降低血壓先提升血壓的運動療效真是危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